1)前几天,抖音上有个江西全南的宗亲让我查族谱,他是19世的,年纪大致与我相仿,报出上面两代人的名字后,很快就查出自复渊公以来的各代世系,多亏其父兄参与了1993年的《上坪谢氏七修谱》。
1)前几天,抖音上有个江西全南的宗亲让我查族谱,他是19世的,年纪大致与我相仿,报出上面两代人的名字后,很快就查出自复渊公以来的各代世系,多亏其父兄参与了1993年的《上坪谢氏七修谱》。
1)据雍正版《连平州志》记载,连平境内有两个温泉,一个在上坪煖水口,另一个在城东北的黄叟洞。东阳村的暖水口是上坪的南大门,虽已不见温泉,但这里矗立着两座宝塔、一座古桥和三座庙。历史最悠久的是水西庙(煖水灵祠),最‘年轻’的则为暖水口桥,这座桥有什么来历吗?
创谱将近600年,祖屋倒塌、牌匾腐朽、墓碑风化,而族谱却在战乱、火灾和虫蠹之后留传至今。本文根据谱序归纳《连平上坪谢氏族谱》的历次修谱时间,以彰祖宗修谱之功,亦便于后世稽考。
明清以来,上坪谢氏出过不少读书人,族谱上常见“治诗”、“入庠”、“游泮”、“延师课子”、“屡试前茅”的记载,但考取的功名总体逊于连平颜氏、何氏,文学作品亦难得一见。明朝万历癸巳(1593年)夏,复渊公的六世孙朝见公挥笔写下13首诗,题记上坪的十三处自然及人文景观,载于族谱流传至今已有430年。
按:我今天翻看“生菜”在春节时拍的上坪镇VR全景,看到西坪村高涧水库西南角不太起眼的“保中寨”屋,想起族谱和州志上对蒙泉公的记载。保中寨是解放后改的名,民国时的《瑄公祠义仓总簿》仍称之为“保障寨”,从原来的屋名都能看出这里有故事。
1)连平上坪谢氏二世祖福颙公(1366-1424年),似乎在每年的祭祖活动中都没啥存在感。福颙公可能是一位运粮官(董运皇租),于永乐甲辰(1424年)押运粮食到北平,因病卒于任上,其友以礼临时置棺待葬,第二年贤侄仲玄公携仲贵公、仲辉公赴京把灵柩接回上坪安葬。福颙公去世时,长子仲荣公40岁,五子仲贵公14岁,八子仲辉公8岁,侄子仲玄公39岁。
1)连平上坪谢氏六世祖朝征公、朝俯公,都比较响名,毕竟子孙众多,而他们的同胞兄长朝位公,就比较少听人提起了。据族谱记载,在四百多年前的上坪乡村,朝位公一家五代人里涌现不少名重一时的能人,以保卫乡邦的武官为主,也有廉静爱人的从五品文官。
1993年,连平县上坪镇进行换届选举。选民推荐的一位普通农民——谢朝佩当上镇长。两年过去了,上坪镇面目一新,谢朝佩令人刮目相看。当地干部群众发自内心地称赞他是“务实镇长”、“重教镇长”、“贴心镇长”……
1)2021年7月11日,我与几个同伴从上坪街背逛到新镇大辛、满池塘、中屋围、井唇、上正、河唇围,看了不少祠堂。走到新镇岭下,看到一排现代民居倒映在一口大鱼塘上,风景如画。再往里走发现一大片废墟,残存低矮斑驳的土砖房,与旁边拔地而起的新洋楼显得格格不入。
1)上坪谢氏始祖复渊公生于元朝延佑丁巳(1317年),至今705年,他从赣州迁居上坪亦有680余年。从其它姓氏的族谱来看,同时期肇基上坪的还有陈仲良、丘志清、丘祖清。那时上坪隶属循州河源县,因明朝正德及崇祯年间的匪乱先后设立和平县与连平州。先祖们远离中原一路南迁,以他乡为故乡,筚路蓝缕,繁衍至今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