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牛排考古

连平上坪谢氏族谱,连平州志,祠堂考古,乡土文化


连平上坪客家粽子制作流程

  很多传统的端午习俗都被简化或失传了,角黍(粽子)是目前主要的端午遗存,端午节在很多地方演变成了“粽子节”。端午节前夕,很多公司会发粽子,包装高端大气、口味各异,满怀家乡情结的你吃不惯各种馅料的咸甜粽子,是否又在想念上坪老母亲包的粽子?

连平县忠信中学的历史

  忠信镇现有户籍人口6万人,人口数量在连平县排名第二,繁华程度仅次于县城。1940年时,连平县设有惠化、银梅、长吉和忠信4个区,忠信区设有忠信镇和9个乡(大湖、三角、油溪、中莞、下莞、合水、漳溪、野鸭潭、高湖),那时的忠信区地盘很大,又是革命斗争的中心,在这种环境下创办的忠信中学必定是非同寻常的。

连平中学百年发展简史

  连平中学,是连平县内创办时间最早的一所中学,也是连平唯一的重点高中。连中曾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学校,依稀记得1999年连中的中考录取分数线是770分,而我第一次走进连中校园,已经是三年后的高考时。连平中学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与同时期中国老百姓的遭遇如出一辙,民国时生逢乱世,居无定所,解放后亦经历动荡,等社会安定下来后依靠各种政策和资源倾斜迅速发展壮大,进而面临瓶颈。

1935年连平颜氏家族禁毒往事

  鸦片,又名阿片、大烟、烟土、阿芙蓉。人类从罂粟植物中获得鸦片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西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鸦片就已传入中国,早期用作镇痛、止泻、止咳药。鸦片成为帝国主义逆转对中贸易逆差和亡国灭种的工具,则是在清代中叶以后。鸦片流毒甚广,即便是生活在偏远山区的连平人也曾深受其害,解放前连平各地因为抽大烟而败家的事例屡见不鲜。

连平颜宣甫“重游泮水”佳话

  1)颜宣甫是晚清拔贡,若论科举功名,他在连平颜氏家族中并不突出,但他在民国时期的连平文化教育界还算知名,1946年政府及族人曾为其举办“重游泮水”活动,可谓是解放前连平颜氏最后的荣光了。

等郎姑:1946年连平妇女的生活状态

  这是建国33年(1944年)的夏天,日本最后进犯长沙,形成曲江紧张的局面,当局的一道紧急疏散命令,把我带到这陌生的山城连平来。在11个月零14日的山城生活中,最使我注意而有深刻印象的,要算当地妇女‘奇趣’的生活情形,我相信关心妇运的同志,有注意这儿妇女问题的必要。

民国时期连平的妇女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至1949年解放前,连平妇女的境况有何改变?

«12»

关于本站 | 照牛排 | 派安盈 | 微信公众号:iZhaoNiuPai | A | Map | 粤ICP备16052731号 | Powered By Z-Blog |

©2004-2024 照牛排考古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