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

1946年美国飞机迫降在连平隆街

  如今民航飞机的安全系数非常高,但在解放前却是另一番景象,空难甚至比车祸还频繁。照牛排查阅二战后的飞机新闻,得知从1946年12月25日至1947年1月14日这短短20天时间内,全球竟有28架飞机失事,死伤300多人(中国先后有8架飞机失事,死伤136人),京剧旦角李世芳、物理学家吴乾章的5名家属皆于此时罹难。当时国内的民航运营者为中外合资的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主力机型是C-46运输机,一架飞机能坐28人,飞行员以美国人为主。那时的航空界尚未普及雷达,天气预报信息不甚通达和准确,机场配套设施(比如跑道)也比较简陋,只要遇到大雾天气,飞机大概率会因迷失方向而坠毁或撞到山上。

解放前中国民航空难频繁.jpg

解放前中国民航空难频繁

  同一时期,一架飞机迫降在连平隆街,在当地引起轰动,但由于交通闭塞,当时的报纸鲜有报道,仅见于1947年1月26日的《环球报》,此时距离飞机降落已经过去一个月。据《环球报》报道:“美军坟墓搜索队飞机一架,18晨(1947年1月18日)自上海飞广州,起飞后即告失踪。其后于广州以北约一百里之连平被迫降落。昨26日据外讯:该机载有美军坟墓搜索队人员13名,其中6名为华籍,均告安全。该队在广州之吉普车一架,闻经已驶抵肇事地点,并发见该机之乘客、机员、货物及该机,均安全无恙。该机准备修理后起飞,其迫降原因未悉。”

《环球报》记载美军飞机迫降连平.jpg

《环球报》记载美军飞机迫降连平

  上述记载,印证了飞机见证者颜建津黄观太周福来黄寿如等人的忆述,只是细节上有出入,比如飞机迫降时间、飞机性质。美军坟墓搜索队的核心任务是搜寻二战时在海外失踪的美军士兵的遗骸,加上太阳旗残迹和美国国旗的涂装,说明这不是民航飞机,可能是从日寇手中缴获的,在那个年代也扮演了民航角色。据统计,在援华抗日期间,有2193名美籍飞行员在战斗中牺牲,200多名“飞虎队”成员被中国军民营救,数千名中国人在营救过程中献出了生命。

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jpg

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陈纳德组建的飞虎队)

  以下文字原载于1997年《连平文史》,原标题《连平也曾降升过民航班机》,作者:颜建津

  山城连平,没机场,但在几十年前曾经安全迫降过民航飞机并成功起飞,在连平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笔者当时14岁,初中毕业,寒假闲居在家,对这件事的全过程是耳闻目睹,45年来记忆犹新。

   1947年春节前三天(农历1946年12月27日),是隆街墟日,年关在即,赶集者熙熙攘攘。下午4点左右,突然天空机声隆隆,震耳欲聋。抬头一看,一架大飞机在头上盘旋,连飞机上的编号都看得一清二楚。因当时抗战胜利已经一年多,人们不再担心日本飞机轰炸,只是好奇地仰望。不久,飞机和响声都突然消失。接着,人们奔走相告:“飞机在鹤塘坪坝(距隆街墟一公里多)跌(降落)下来了!”顿时,赴街的几千群众纷纷跑到现场,街上为之一空。

《连平县志·大事记》记载飞机迫降隆街.jpg

《连平县志·大事记》记载飞机迫降隆街

  照牛排注:飞机的迫降时间(46年底/47年底)、迫降地点(隆街鹤塘坪坝/河角坪)、迫降原因(遇雾盘旋没油/飞机故障),各有两种说法。据陈仰天先生2018年采访隆街时年88岁高龄的黄观太周福来老人,飞机原本在溪山盘旋,从隆街街镇的屋顶飞过时瓦面作响,时而有瓦掉下,后来贴着河谷低空飞行,最后在河角坑的河坝降落。飞机降落后,附近的老百姓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有人拿棍,有人拿刀,还有人端着火药枪过来,局面有点紧张,甚至有人说放火烧掉飞机。这时从飞机上走岀几个勾鼻子的人,双手举起,飞行服上衣内侧前襟处缝着一张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签发的“来华助战洋人’血幅,嘴里说着英语。当时村里懂点英语的黄寿如主动与美国人沟通后得知,这架飞机是战后援华的民航机,他们不是战斗人员,机上无油,只好迫降这里,需要村民们帮忙。

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血幅.jpg

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血幅

  我当时也跟大家一起跑到现场,看见那架飞机已平稳地停在河坝西边。飞机后面被轮子(前两后一,两大一小)碾出两道长约五六百米、深约30厘米的干沟。数千惊讶的围观者议论纷纷,不知这庞然大物为何突然从天而降。飞机周围有十几位机组人员正在摆手示意围观者不要靠近飞机,其中有个人用客家话大声劝阻。不久,隆街区公所的官员和一些武装治安队员也赶到现场,带领全机人员离机到区公所去。这时我们夹道张望,才看清有三个穿飞行服的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和十多个穿着制服的中国人,还有二三十个提着行李的乘客。这时飞机关上舱门由治安队看守,群众依依不舍地逐渐离去。

连平隆街河角坪卫星图.jpg

连平隆街河角坪卫星图

  第二天我们才知道缘由,原来那架民航飞机当天由上海飞往广州,飞到广州机场附近时遇到大雾,能见度极低(或许还有其他原因),无法降落,只好在空中盘旋。后来机油越来越少,既无法降落机场,也无法返航上海,只能迫降,无奈广州附近几个县都没找到合适的降落地点。据说飞到新丰县时想在马头那个河坝上降落,但因不够宽阔,又飞到连平县城,看见东门河坝还是不够大。后来折回发现隆街的鹤塘坪坝(当时那个河坪长约3里,宽约1里。正值冬天,未种农作物,看上去一片空白、地形平整)才冒险降落。因为是沙坝,土质不坚,所以飞机着地时,放下的轮子将沙坝犁出两道深沟(当时岀动好多老百姓,才将陷入泥土中的飞机拖拽出来),由东向西冲出1里多地才停住。后来听机组人员说,当时飞机上的人都没想到能够机保人全,激动得直喊:“感谢上帝保佑!”

  飞机降落后的34天里,每天来看飞机的人络绎不绝,多则上千,少则上百,整个沙坝形同墟日。隆街附近乡村不分男女老幼都先后前往观看,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不例外。当时隆街没有公路,大家都走路来,一些路远如新丰城、连平城等地比较有钱的人就坐轿子或骑马前往。隆街当地人每家每户都忙于接待远近亲戚朋友。一些老人说,隆街过去每8年一次的“打醮”,远没这次热闹。

1983年隆街中部卫星影像.jpg

1983年隆街中部卫星影像(今隆东、隆兴村)

  飞机上的旅客被接到区公所,过了一两天才步行到连平城搭汽车到韶关再下广州。剩下机组人员十多人,部分住在离飞机降落地比较近的“举人爷叶屋”,部分住在隆街中学,当时隆街中学的工友刘英伯伯(梅县人)为他们做饭。据刘伯说,那3个美国佬不吃大米饭(当时隆街没有白面粉),只吃鸡蛋、肉类和番薯,每天要杀几只鸡给他们。他们又不吃鸡内脏和头脚,弄得刘伯全家人天天吃鸡杂,直发腻。

  (照牛排查阅科举史料,明朝崇祯时的连平出过岁贡叶蔚叶机新,清康熙时出过岁贡叶萌震,嘉庆时有个武举人叶丰武,咸丰时出过岁贡叶鸿仪,同治时出过举人叶维桢、岁贡叶宜春,不知哪位是隆街举人爷叶屋人。另据梅洞村委的黄树帮先生说,举人爷叶屋当时有4个富家女[叶淑娟、叶运娟、叶仁娟、叶素娟,四朵金花],她们觉得好奇,常来这里跟美国人聊天,有时还钻上飞机上去看)

1983年隆街南部卫星影像.jpg

隆街南部隆河村河角桥旁“飞机厅”,对面是广阔的河角坪

  我家离隆街中学很近,每天都和一些同学到那里玩,逐渐和那些“飞机人”熟悉起来。他们当中有个说客家话的梅县人,其余多是中国北方人,我们当时不太会讲“国语”,但也勉强能交谈。至于3个美国人(正、副飞行员和一个管联络的)听见我们能讲几句英语,也很喜欢我们,每次见面都“哈罗”一声。他们每天无事可做就玩球或扑克,我们那时首次见到扑克牌和他们赌钱时用的美元硬币。

  我们还经常到飞机附近玩。那些机组人员白天轮流看管飞机,碰到相熟的就让我们这些十四五岁懂一点英语的中学生进机舱玩。那架飞机很简陋,机舱内成圆桶型,连固定的座位也没有,舷窗没有可开关的窗门,只用一个圆形的有螺丝纹的透明塞子(象螺丝钉)拧紧,这样也能望见窗外情形。那些美国佬有时高兴还让我们进入驾驶舱,在驾驶位上坐一坐。当时我们从未坐过有软垫的椅子,感觉舒服极了。驾驶舱内各种仪表使人眼花缭乱。他们还允许我们爬到机背上去玩,同学们打趣说,我们骑过“铁鲸鱼”。

美国Curtiss公司C-46运输机.jpg

美国Curtiss公司C-46运输机

  从外表看,飞机全长20多米,两翼张开全长约15米,尾高约3米,双引擎,两边引擎明显看得出是一新一旧。在机身上有些油漆脱落处,隐约可见日本的红太阳标志被喷上美国国旗图样,可见这架飞机是从日寇手中接收过来的,有个引擎是新换的。至于是美国还是中国民航公司的,我们就不清楚了。

  飞机停留期间曾发生过一件“奇事”。隆街区治安队员负责日夜轮班看守飞机,据说有一天晚上,游击队来袭击了飞机。机舱下地面有一堆柴草烧过的灰烬,机腹并未被烧坏。机翼上有两个被子弹打穿的小孔,无其它损失。事后人们议论说,若真的是游击队袭击,为何不火烧或枪击机头要害?至于事实真相,是否有人借此讹诈“保护费”,就不得而知了。

  (照牛排注:据陈仰天先生的采访,当时有群众将飞机迫降隆街一事报告给游击队,为防患机上可能有战斗人员,对我游击区的村民构成安全威胁,在大队长郑大东、中队长叶少雄率领下,星夜去收缴武器,安排游击队员在隐蔽处负责应对突发事件)

1937年底连平公路线路.jpg

1937年底连平公路线路,图源:谢泳波

  飞机在隆街停留了34天,主要是由当时的客观条件所限制。连平县内当时只有一条简陋的韶汕公路通过,飞机用的航空汽油(照牛排注:1947年之后的喷气发动机开始使用航空煤油)要从广州运到韶关,改用木炭汽车运到连平城,再请人抬到隆街。飞机降落20天左右,才运到6大桶汽油,每桶要8个人抬。其次是起飞要有跑道。不知谁想的办法(据说是隆街药店老板黄福如先生的建议),隆街乡公所召集村民开会,动员各乡村民众砍树铺跑道,每个人义务摊派三棵树(每根树干长约4米、直径约12厘米,要打净节疤)。好在那时隆街附近山上有的是树,20天左右就备齐了木料。铺设跑道时垫上泥土,用一根根木材在飞机后面沙地上密密地排成一条六七百米长(有说1公里长、8米宽)的平整跑道,估计用掉近万棵树。

  起飞前四五天,机组人员加油试机。当时我们也在现场,距离飞机百余米,只见飞机启动后引擎转动由慢至快,最后只见一团白光。那时刚下过大雨,飞机周围低洼处都积满了水。引擎转动后不久,积水全被吹干了,可见风力之大。整架飞机在原地跳动十多分钟,没让它起跑,接着就关机,可能通过这样检查就说明还能起飞。再过两天,又照样试机一次,并使飞机转过身来对着已铺好的木跑道停住。

美国飞机从连平隆街起飞.jpg

美国飞机从连平隆街起飞(AI生成)

  起飞那天是1947年农历二月初一,又是隆街墟日。听说飞机要飞走了,赴街者涌入现场,围观者比降落时还要多。上午十点左右,3个美国人穿上飞行服,还拿着几顶在隆街买的据说是当纪念品的农家竹笠,两个爬上前面的驾驶舱,一个爬上中间的乘客舱。其余十多个机组人员没上飞机,只在飞机周围做些检查工作,最后向机舱的人挥手致意。舱门关上了,引擎发动了,飞机的三个轮子在木跑道上像汽车一样向前跑去,越跑越快,冲到跑道将尽时,三轮缩起,机头昂天呼啸着向东边山垇间飞去(如果当时方向不准确就会撞山的),在天上转了一个大圈,飞经原地再向东,又向南朝广州方向飞去,宛如黄鹤。人们如大梦初醒,翘首南天,啧啧之声不绝于耳。

  我们几个学生走上前询间那些机组人员为何不登机同飞。他们说,这次起飞并无十足把握,因为周围都是山,木质跑道又是史无前例的。现在飞机是空的,连多余的汽油也没敢载。那3个登机的人是不可缺少的,也作了机毁人亡的思想准备的,昨晚还饯行宴饮一番。剩下的人只好走路到连平县城再乘车下广州了。

往期回顾(戳下方标题):
  州志-你不知道的雍正《连平州志》揭秘连平起源之迷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区别
    牟爷是如何在连平白手起家的《连平州志》卷之一:星野《连平州志》卷之一:舆图
    《连平州志》卷之一:八景图连平新八景建置1建置2建置3建置4建置5
    《连平州志》卷之二:连平疆域、山川连平风俗
    《连平州志》卷之三:连平城池连平公署CCTV央视《中国影像方志》连平篇
    《连平州志》卷之四:连平学宫先贤先儒祭礼祭品冒籍乡饮酒礼
    《连平州志》卷之五:祀典-祭先农坛祭关帝庙贡赋1贡赋2贡赋3贡赋4贡赋5
    《连平州志》卷之六:兵防1兵防2津梁秩官选举貤封和乡饮宾
    《连平州志》卷之七:人物,宦迹.武绩.人瑞.德量.义略孝行.方正.耆硕.善行.耆寿列女.贤母.寿母
    《连平州志》卷之八:物产古迹·寺观.坟墓祥异.饥荒.旱涝.兵事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内管岩石壁记/征浰头祭文/蒙泉记艺文2,鼎建州治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3,修岩坡路碑记/重修三多桥记/捐修葫芦峒山路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4,文山二女墓记/宋故丞相文信公二女墓铭/祭文烈女双正墓文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5,重修州城记/连平州明伦堂记/重建城隍庙记/祝圣寺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6,牟公祠堂记/重修牟公祠序/牟公祠聚元会序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7,连平形胜记/圣迹岩记艺文8,建立义学碑记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9,待赠若周何公传(何多才)艺文10,黄玫石先生传(黄志正)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1,曾得忠、王问臣合传艺文12,何母颜孺人传
    《连平州志》卷之九:艺文13,刘正烈传、墓、亭艺文14,叶烈妇传
    《连平州志》卷之十:诗1,牟应受的诗诗2,何深的诗诗3,颜希圣的诗诗4,连平杂诗
  族谱-上坪谢氏历次修谱时间上坪谢氏明清老族谱复渊公迁居上坪的时间
    连平上坪谢氏的字辈连平上坪谢氏家约(家训)仲辉公的兄弟俊玮公派贤达
    上坪谢氏七修谱错漏存疑朝位公文武世家从小水外迁的朝佳公后裔岭下懋年公记
  祠堂-上坪谢氏大宗祠历次修缮时间上坪谢氏复渊公祠八修记福珍、福颙公祠及洞主庙上坪四角楼
    仲富、仲贵公后裔祠堂分布辉公后裔祠堂分布南逸(俊玮)公祠重修记朝应公祠始建年代初探
    俊芳公后裔祠堂分布俊璇公后裔祠堂分布瑄公后裔祠堂分布琪公后裔祠堂分布
    连平颜氏府第分布消失的连平学宫消失的福音堂(连平中学前身)
    连平谢氏八房祠(芝兰书室)连平上坪黄坑屋谢氏诚文公祠2023年连平上坪谢氏祠堂进伙回顾
  乡土-连平州城大小及攻城纪事连平历年水灾 | 连平妇女(1946年1928年) | 上坪三洞村办学记
    连平革命斗争史神枪手谢泮飘黄埔县长谢静生扬州起义何健生颜伯焘厦门抗英及革职返乡
    连平颜氏谁的官衔最高忠信榕树下何氏上坪大事记上坪古代名人录清代武举谢辉扬
    下坪文魁丘庄连平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中国高考状元现状) | 连平中学史忠信中学史
    蒙泉公剿匪往事大湖寨的翰林曾冠英上坪民意“镇长”谢朝佩颜世清书画收藏)、颜宝航
    连平人民医院首任院长翁润苍缅怀上坪古坑人谢开育连平上坪祠堂文化简述连平客家山歌
    连平上坪客家锣鼓锣鼓乐谱) | 连平过年(春节)风俗十二月节索民谣上坪老八盘上坪粽子
    连平上坪西禅寺上坪谢氏十三景下坪八景上坪水口桥的来历上坪街老照片鹰嘴蜜桃史
    连平电影院放映史连平丧葬习俗 | 辉公墓(21年24年) | 文龙公历代祖墓考上正继诚公考略
    朝征公墓贵东市兴衰新屋厦枫杨古树颜宣甫“重游泮水”
    颜检墓的现状和修造故事明代顺阳王朱有烜墓出土记安徽宏村游记后收藏时代上莞圣旨牌匾


本文出自【照牛排考古】博客,文章不定期更新,转载请以链接的形式注明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http://zhaoniupai.com/kaogu/archives/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