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连平县城锁眼卫星老照片
1)自60年代以来,美国国家侦察局利用锁眼(KeyHole)侦察卫星在全球拍摄了海量的卫星照片,它曾在1962年发现苏联在古巴建造导弹发射场从而引发古巴导弹危机,在1973年中东战争中帮助以色列发现埃及军队的防线空隙,在1990年海湾战争和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为美军提供了大量军事情报
1)自60年代以来,美国国家侦察局利用锁眼(KeyHole)侦察卫星在全球拍摄了海量的卫星照片,它曾在1962年发现苏联在古巴建造导弹发射场从而引发古巴导弹危机,在1973年中东战争中帮助以色列发现埃及军队的防线空隙,在1990年海湾战争和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为美军提供了大量军事情报
本文内容源自《上坪客家》第一章,去年协修这节内容时,照牛排参考过雍正版《连平州志》、2001年版《连平县志·大事记》,以及《连平文史·第9辑》简树堂先生那篇《连平行政区划变更史》,并配以族谱上那张经典的上坪全洞俯瞰图。过程也免不了各种搜索,纠正了初稿中诸如东莞郡→东官郡这种低级错误。由于时间仓促,目前一直在沿用的管理区和经济合作社当时漏掉了。
在2013年官方出版的《河源市文化遗产普查汇编·连平县卷》中,有一份《连平县消失文物一览表》,上面罗列的14项文物、遗址上至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晚至解放前夕,消失时间集中在1986至2003年,有很大的局限性。文物消失的原因主要是基建,比如修路、盖房、建学校。本文根据1986年出版的《连平县文物志》(下称文物志),对这些文物遗址分别介绍如下
1)封建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追求是举人、进士和翰林。举人胜于现在的985大学生,因为有做官的资格,进士比清北还牛,翰林更是凤毛麟角。以前的读书人往往出自地主之家,人也聪明,还要有累世书香的熏陶和考试经验——听说清代时连平颜氏家族有“应考秘籍”,先辈把科举入仕之路走通,再把经验秘传于族内子弟,智商不够或想走捷径的还可以捐纳,当官成为一种家族传统。
110多年前,连平县油溪镇小溪村麦氏家族的五个年轻人麦葆荣、麦翘燊、麦庆年、麦庆芳、麦庆璋,在小溪白楼屋东北角的“上书房”创办“育才学校”(作才小学前身),他们当时大概未曾料到,这将是一所跨越百年历史的学校,自民国以来有很多连平乡贤早年在这上小学。作才小学是连平创办最早并且仍在办学的乡村小学,但由于小溪村原属和平县管辖,加之两易校名校址,又是不太受人关注的小学,其校史鲜为人知
连平州儒学学正,是正八品芝麻官,自明末至清末一直掌管连平州的教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之事接连不断,兴办西式教育逐渐成为国人共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沿袭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清廷颁布《奏定劝学所章程》,各府州县设立劝学所。民国十一年(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改劝学所为教育局。
总督颜以燠的后裔颜本敏先生,出生于1928年,他从旧社会走过来,亲历亲闻过很多连平历史大事件。颜本敏先生在连平中学当过老师,著述甚丰且颇具价值,他在1991年的《连平文史》及《河源文史》文章中,探讨过抗日战争时期韶关疏散对连平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影响,对于我们了解那段历史很有帮助